12月13日,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“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——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”。
发布会上,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徐芝文介绍,截至目前,我省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,今年创26年来新高;生猪出栏、油菜籽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;现代农业加快发展,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、数量全国第2,认定省星级园区155个,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两位。
接下来,四川将聚焦粮食高产丰产、农田水利建设、乡村产业及人居环境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等五大方面发力:
一是严格实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,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。同时,在90个粮食主产县每县建设1个万亩高产示范片,加快组建天府万安种业实验室,大力实施科技到田,全力建设立足四川、面向西南的粮食高产“样板区”;
二是实施天府良田攻坚提质行动,坚持整市、整县、整片推进,建一片、成一片、用好一片,用8年时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;
三是着眼建设“宜居”、“宜业”、“和美”乡村,统筹推进路水电气讯“五网共建”,接续实施“厕所革命”整村项目,着力补齐农村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短板。深入实施“天府粮仓·千园建设”行动,推进30个国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。扎实开展“积分制、清单制+数字化”智慧乡村治理试点,建好用好“川善治”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,新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2个、示范村120个以上;
四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落实好《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产业发展12条措施》,力争3年内每县至少落地一个特色农业项目,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;
五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,在“1+20”试点区域开展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,积极探索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。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,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强村,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。